基础医学院王辰/孙英教授团队《Hypertension》揭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代谢新机制
近日,bob综合手机版基础医学院王辰/孙英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高血压期刊《Hypertension》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Endothelial ENO1 (Alpha-Enolase) -PI3K-Akt-mTOR Axis Alleviates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的文章,研究发现兼职蛋白α烯醇酶可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和代谢重编程促进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靶向α烯醇酶-PI3K-Akt-mTOR轴能够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代谢重编程进而减缓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2019级免疫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石雨晴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孙英教授和王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又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其患病率高、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研究表明肺血管重塑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核心环节,而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生物学功能及线粒体代谢紊乱可能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兼职蛋白α烯醇酶(alpha enolase,ENO1)除参与经典的糖酵解途径外,还可参与内皮细胞功能、线粒体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然而,ENO1在HP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孙英教授、王辰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呼吸系统慢病的免疫学基础和转化研究。团队经PCR芯片技术筛选发现,低氧可诱导hPAECs中Eno1高表达。进而发现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和HPH模型小鼠的肺组织中,ENO1蛋白高表达且主要分布在肺小动脉内膜层。体外实验显示,采用内源性敲减或过表达ENO1、烯醇酶特异性抑制剂ENOblock等干预方法可以影响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和线粒体代谢异常。体内实验表明,采用ENOblock处理HPH小鼠可有效缓解低氧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和病理改变,反之体内过表达ENO1则进一步加重HPH。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HPH模型中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呈现过度激活,靶向ENO1可以抑制该通路的过度激活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进而缓解低氧性肺血管重塑和HPH。
体内过表达α烯醇酶促进肺动脉高压而PI3K泛抑制剂可以部分逆转此种作用
该工作揭示了兼职蛋白α烯醇酶参与调控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了ENO1-PI3K-Akt-mTOR轴及代谢重编程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现了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机制新方向的探索和潜在治疗靶点及临床转化可能性的发掘和验证,为肺动脉高压的干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90013, 81770049, 82241011, 82270055)、bob综合手机版临床专科学院(系)培养基金开放课题(CCMU2022ZKYXY002)、“十三五”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IDHT20190510)支持。bob综合手机版基础医学院的刘杰老师、王炜教授、崔烨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蕾副研究员对本研究均有重要贡献。